和中国家长拼死拼活也要买昂贵的学区房一样,新加坡华人老爹也一样的Kiasu(怕输)。
新加坡的小学入学与家庭住址和学校间的距离相关,住得越近进名校概率就越大。在小学一年级报名程序中,如果报名小学的人数如果超过学生名额数,那么居住在学校一公里范围内的儿童有优先权,然后是住家在学校一至二公里的儿童,最后才轮到住在学校二公里以外的儿童。
因此,一位新加坡爸爸为了将女儿送进名校,谎报靠近学校的住宅地址,成功让女儿就读该名校;结果新加坡教育部进行家访时,发现这栋房子已转租给他人,爸爸不幸被送上法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013年7月30日,被告为女儿报读新加坡中部一所名校。为了让女儿能在第二(C)阶段成功报进该所学校,他在申请表格上注明地址是安娜马来道(Anamalai Ave)的一个私宅。这屋子属于被告的亲戚所有,正好坐落在离学校一至二公里范围内。被告报名时出示自己的身份证,身份证上的地址是安娜马来道。
被告为了“合法”持有这一近名校地址的身份证,可谓“用心良苦”:报名的10天前,即7月20日,他到邻里警局将地址改为安娜马来道,7月30日,因为他持有近名校假地址,使女儿成功入学,女儿入学后,9月13日,被告又将身份证上的地址从安娜马来道改回马里士他路,并且他们一家就住在马力士他路而不是安娜马来道。结果,在12月新加坡教育部进行家访时,发现被告一家人不住在安娜马来道,那里住着一对美国籍夫妇租客,而且人家已经租住那个房子好多年了。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网站,家长在为孩子办理小学入学新生报名登记手续时,如果提供假资料,将交由警方调查。至于利用假资料取得学额的学生,也会被调往其他还有学额的学校。被告面对两项向公务员提供假资料的控状。根据法律,虚报资料罪的刑罚是坐牢最长一年,或罚款最多5000新加坡元,或两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