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国际上也是个高精尖的发达国家,寸土寸金。餐饮业的规模也逐年增长起来,市场潜力巨大,但人力成本问题限制了市场的扩张。
不少企业开始寻求突破点,在政府的号召下开始引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尝试用机器人取代人力。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在各方努力下,新加坡即将面世首个无人咖啡厅,机器人是唯一的店员。
它可以独立接待:“我是艾玛,你的机器人咖啡师,现在让我为你准备咖啡。”
它可以根据指令,制作咖啡,只需要等待45秒的时间,一杯香浓的咖啡就上桌了。按照这样的速度,每天能制作大概2000杯,收益还是蛮可观的。
拥有四间实体咖啡店的创办人——陈先生介绍道,目前该机器人只需要20万新币,就可以整台做好,成本可以接受。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24小时无休,不会请假,不会怠工。租用一个小点面积的商铺,租金也便宜,没有人力成本,回本速度是很快的。
也有不少餐厅也表示:愿意尝试租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专门负责传菜工作。虽然让机器人融入餐厅环境,让店员和顾客适应机器人,都需要时间磨合,但趋势已经形成,普及是早晚的事儿了。
网友纷纷揣测,难不成新加坡餐饮业的经营模式要被打破重建了?人工智能的最高效能已经完全可以有效地代替人力了?
新加坡裁员风波
一方面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穷追不舍,一边是全球就业行情极其不乐观。
去年以来,多个国外科技公司不断爆出裁员的消息、微软、惠普、Twitter、Snapchat等。据有关猜测,科技公司大量裁员可能是行业泡沫的“早期预警”。新加坡也不能幸免。
近日,新加坡一家外资电子制造商分批遣散了大批外籍厂工。
据悉,这家制造商来自奥地利,主要是制造环境光传感器的供应商,其中一名主要客户是苹果手机。事件当天有好几辆巴士停在公司外,主管负责点名,当场宣布裁员。
不少人接到消息感到震惊,当场直接收拾私人物品后被安排搭乘公司所安排的大巴车离开。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公司业务转型以及保持市场竞争力,新加坡区域公司进行裁员,受影响的职工共600人。“公司已针对受影响的职员做出相应的赔偿。”
被裁人员中,有一名中国小伙子。“我从去年年末就开始渐渐不用加班,也曾听说会有一批大裁员,但还是抱着希望不会被选中。裁员当天我被点名了,只能到人事部办理手续。”即便自己平时兢兢业业,没有请过假,但是无奈还是没有办法避免被裁退的命运。
当时很多女员工直接坐在里头大哭,一片哀嚎。
裁员风波下的新加坡,我们不能只谴责一家工作或者一个行业,全球经济化,加剧了蝴蝶效应,任何一个产业链条的变动,都可以引发一阵裁员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