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师智慧,让真理和美丽传播下去?昨天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南京—新加坡中小学校长教育论坛”,多角度给出了答案。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演变经过了以生存为主导、以效益为主导、以能力为主导和以价值导向为主导的四个阶段。现在,我们致力于"我们得教少一点,让孩子学多一点"的价值教育。”新加坡东区学校司督导蔡慧燕解释道:“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很多别的生活上的事物。”
在此理念指引下,新加坡提出了“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的教育愿景。“优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扩大教师专业发展路线,同时培育一种由教师驱动的、不断追求专业卓越的文化。”励志中学校长辜素敏阐述道。
和新加坡异曲同工,南京也开始了对教师培养的新探索。“提升教育发展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队伍的提升。近期,我们正在给教师设置课程标准,把对学生培养的方法迁移到教师身上。针对不同阶段、不同风格的教师"量体裁衣",设置不同的专业标准和评估系统。”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坦言。
“其实新加坡的小学生学业比较轻松,每天只上半天课,户外锻炼时间超过一小时。一些有趣的课还可以到校外去上,比如到科学馆去上科学课,科学馆里有专门的老师和专门的教室,还有实验田让学生参观;阅读和烹饪都是必修课。”南京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曾到新加坡云海小学做过一年“影子”校长,她很喜欢那里的小学课程:“我们现在的"阅读营养餐"活动就是受到新加坡一些学校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