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罗永浩与王自如现场对峙如约开始。整场辩论历时三个余小时,但辩论中的规则礼仪颇受争议。事实上,中国人对辩论规则的理解仅停留在"大专辩论赛"上,以为那样才是正常的辩论礼仪,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中国人对辩论形式的认知来自国际大专辩论赛,认为所有辩论都该遵从"点到为止"的辩论规则
中国人对于辩论形式的认识主要来自传统的新加坡四人制价值性辩论,从1993年的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开始,辩论赛就以一种高端智力竟赛的形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1993年复旦辩论队凯旋狮城后,"新加坡辩论赛制"在中国推向"巅峰"。新加坡赛制主要分为陈词和自由辩论两个部分。正反双方3个辩手分别在3分钟内陈词,点到为止,随后,进入自由辩论,再由双方四辩总结陈词,同样也是点到为止。新加坡赛制作为华语辩论赛的标准赛制,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对于辩论形式的认知,认为所有辩论都该遵从"点到为止"的辩论规则。
下面新加坡教育联盟为你汇总了“新加坡赛制”:
新加坡赛制是辩论赛的一种形式,由参赛双方(分别命名为正方、反方)、主席以及3~5名评判组成。其多见与中国大陆及新加坡辩论圈,最初为亚洲大专辩论赛(后更名为国际大专辩论赛)所采用,由其在新加坡最早使用且在重大赛事中沿用最久而得名。事实上,在新加坡举办的辩论赛并非只有这一种赛制,该赛制也并非仅在新加坡适用。在1998年之前,为中国大陆及新加坡最为流行的辩论赛赛制。本赛制适合于讨论价值性命题,相较新式奥瑞冈制而言,有较高的观赏性,但严谨性不足。
环节简述
该赛制主要分为陈词和自由辩论两个部分。
1.正方一辩陈词 3分钟1
2.反方一辩陈词 3分钟
3.正方二辩陈词 3分钟
4.反方二辩陈词 3分钟
5.正方三辩陈词 3分钟
6.反方三辩陈词 3分钟
7.自由辩论 双方各4分钟2
8.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4分钟
9.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4分钟
1. 陈词部分由所标明辩手独立且连续地完成。下同。
2. 自由辩论则由双方交替发言,并将各方每次发言时间合计。在一方发言时间用尽后,则由另一方可以连续发言。通常,但并非强制,每次发言时间会少于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