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掌握技能同时不应否定文凭

  专业技能与书本知识并不相互排斥,在专注协助新加坡人掌握精专技能之际,本地学生不应完全否定传统文凭的价值,而是在课本知识的深厚基础上学习所需技能。

  律政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英兰妮昨晚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同400多名青年领袖就文凭价值展开对话时提醒学生,切勿让有关文凭与技能的任何讨论,沦为二元对立的情况。

  英兰妮说:“文凭知识和精专技能之间的关系其实十分微妙,你必须先拥有一定程度的知识,才能在相关领域执业,而文凭代表的正是知识的高低,但文凭并不是所有行业或领域的先决条件,它不应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英兰妮也指出,据她多年来在职场上的观察,本地雇员一般在“技术操作上胜任有余”,但比较之下,他们自我行销的能力就相形见绌。她说:“在现今的职场环境,你必须懂得如何同人们建立关系并有效沟通。你要在职场上打拼就得具备这些技能,而这些技能与学业成绩无关。”

  好些与会者针对主题提问时,也把本地学生热衷追求文凭的现状,归咎于本地教育体制和文化。对此,英兰妮答复时坦言,学生纷纷把矛头指向制度,“令她感到些许困扰”。她对学生说:“你们现在享有的教育环境,是许多其他国家和学生所称羡的……不要因为这个制度存在一些可以改善的部分,而全盘否定它的价值。”

  本地社会企业Thought Collective的董事兼创办人之一唐屹,是论坛另一位主讲者。他说:“我不认为学生应该拿‘文化’当做借口,这个说法并不公平,因为我们都有选择的余地。我相信新加坡人都是能干的一群,我担心的是我们是否具备创新的能力。”

  政府去年9月宣布设立未来技能(SkillsFuture)委员会,落实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学院应用学习教育检讨委员会(ASPIRE)的建议,也负责推动新的“持续教育与培训”(Continuous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CET)总蓝图,重点协助国人继续提升自我,掌握精专技能。

  昨天的青年领袖论坛是由人民协会青年运动(PAYM)首次策划,旨在为本地高等学府学生提供平台,就政策同社会各界的思想领袖进行对话与交流。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新加坡教育:掌握技能同时不应否定文凭]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5-04-08 20:25:47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