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或是作为一种专业,都处于日益更迭、瞬息万变的状态。新加坡管理大学成立于2000年,其硕士班学制结构可分为三种,第1种是一年的全修班(Full-Time),适合执业律师进修;第二种为两年的在职专班(Part-Time),课程适合非法本科的跨领域人才进修;第三种为 Dual LLM in Commercial Law 课程,于英国伦敦Queen Mary University Law school(QMUL)与SMU 修习共计16个月,不但能在短时间拿到双硕士,且能沉浸不同的文化洗礼。
SMU 硕士课程专攻亚洲跨境商法和金融法,内容主要是以亚洲背景下跨境问题的监管机制、金融监管、合规、并购法、信托法、金融科技等新兴议题和金融研究基础,并针对探讨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大中华地区的及全球趋势观点讨论「智慧财产权法与政策」、「资讯安全科技法」、「中国大陆合同法和商法」,在执业途中出国进修,有助于了解数位化及科技如何改变地区的金融服务以及借镜。
SMU 硕士班的课程有大量的小组或个人的演讲和企划,对于执业律师来说,该硕士课程与专业领域重叠相关的部分,可以透过这些 Project 来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演讲练习。
相较英美的法学硕士班班级人数大多为50~200人,新加坡管理大学硕士班为小班授课方式,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上课采用剧场式固定坐位,每人桌前有名牌和麦克风,因此同学与法学教授可以进行高互动、高品质的法学研讨,课后与教授面谈及讨论也能更深入;且该硕士班同学多来自世界各国有成熟经验丰富的律师,这些强大的校友网络让我在攻读硕士期间透过他们的所学所闻,有机会接触像 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 (IBA)、Inter-Pacific Bar Association(IPBA)等国际律师平台,并以此扩展律师业务,无论是与他国律师在工作合作往来或到他国演讲,对刚步入专业的新进法务从业人员来说相当有帮助。
在攻读硕士期间,教授带领学生参访许多新加坡驻点的国际组织,如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秘书处;知名企业公司,如 LEGO、Google,还有新加坡台北办事处、European Union Delegation 等大使馆,在与会对谈的过程中,相关领域精英分享其对经济政策及贸易商议等工作的经历、法务实务谈判技巧、企业文化、对外关係等。
鉴于新加坡的国际政经地位及其影响力,若能深入新加坡一隅,透过研究该所签署国际条约、协定、公约的经验,对世界各国及经济体的互动角力、生态系统之国际链结、运行规则等有所理解,例如:新加坡于今年八月与46个国家在新加坡签署《新加坡调解公约》,调解机制必然成为跨国际争议解决争端机制并且相当程度改变游戏规则;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针对法学硕士班 LLM 的学生,必须修习40小时的「跨境调解的技巧与实务」调解员课程训练,透过学习模拟细腻精确的调解流程和步骤、模拟当事人双方肢体语言和心理分析,并邀请各领域实务的调解员亲自培训指导。
受训完成后,即获得新加坡一级调解员之资格;对于一位执业律师来说,这些知识量相当珍贵。